五分鐘內看完有關混音的3個基礎技巧,特別是最後一個!

開門就直接見山,混音最基本就是EQ、Compressor、空間效果,因為本篇是基礎技巧,所以那些高深進階的方式就先不討論,下面我們稍微談一下關於這三件事,我們應該要注意些什麼。

 

EQ篇

談EQ前先談到音量,其實在混音裡面,最有感而且最重要的就是音量差異的感受,越大聲的聲音越容易被注意到,或我們說的越前面,那越小聲的聲音相對就感覺比較遠,不管是做出各樂器之間的音量平衡,或是想要突顯什麼特色,相對的音量大小是非常重要的。

那EQ其實就是只對某一個頻段的音量大小去做改變,譬如把高頻的音量拉大,或是把低頻的音量減小,所以去改變EQ的時候,可以很明顯感受到聲音音色的變化,變得很尖或是很厚,那不同聲音相互的搭配也會改變。譬如小鼓很厚的桶聲的頻段差不多在200Hz~240Hz之間,如果在其他的配器把這個頻段稍微減少一點,那小鼓的聲音在音樂裡面就會更明顯。

所以調EQ的時候,我們可以先把某頻段拉得很高,確認一下這個聲音的特色是在哪個區域,再決定要增加或減少,來去跟其他的聲音搭配達到我們想要的平衡。

Compressor篇

Compressor同樣也是做音量的控制,把過大的音量壓回來,以達到動態平均的效果。幾乎所有的聲音我們都可以掛上Compressor,只是要壓得多或少而已,壓得越多就是我們俗稱的越緊,他延音會稍微延長而且比較大聲,聽起來會更有存在感而不容易被吃掉,但是瞬間的衝擊力相對會減小,所以在不同的音色上面都要做好拿捏,才不會產生很不自然的聲音。

我們可以用Ratio 4:1來當做一個標準,想要壓再多就比這個多,要少就比這個少,很簡單。壓完之後可以調一些音量回來,然後聽聽看是不是有在整體混音裡面站好位置,如果這個聲音很容易就跑到音樂外面的感覺,那可能可以再多壓一點,當然搭配EQ的使用,更可以讓每個聲音融合得恰到好處。

 

空間效果

空間效果最常用的就是Delay跟Reverb,我們聲音錄進去的時候,通常都是在一個很安靜適合錄音的環境去錄,這些原音錄得很完美,但對於聆聽來說畢竟太乾了,所以我們得加一些空間效果,讓我們聽得時候覺得好像是在一個房間裡聽的,或是在一個演奏會現場聽的,或是在一個山谷、大草原等等,不同的空間效果器模擬出來的感覺都不一樣,很難有哪一個是最好的。

一首歌裡面也許會用到七、八個以上不同品牌的空間效果,而且全部都調成不同參數的,甚至同一個音色,都又分別送去好幾個不同的空間效果做搭配,非常複雜,比起EQ跟Compressor,空間系算是很難掌握的,這大概也是混音裡面的最後一關,怎麼樣去提昇歌曲的質感,空間系用得恰不恰當就佔了很大的成份。

要注意的是,在Delay跟Reverb的音軌裡面,同樣也可以加上EQ跟Compressor去做調整,或是把Delay也送去Reverb,或把Reverb送到Delay去,很多不同的做法都值得去嘗試,混音才會靈活哦!

撰文者:小捲 老師

想更了解混音嗎?請進:https://reurl.cc/r8ryjb 👈

{"cart_token":"","hash":"","cart_data":""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