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只是鍵盤樂器而已!合成器到底能拿來做什麼?

合成器 (synthesizer)正式名稱是「聲音合成器」,中文有人叫他電音樂器、電子琴等等,它可以模擬以及合成各種各樣的聲音,例如爵士鼓組、動物叫聲或是弦樂器,也可以創造自然界所沒有的聲音,如警笛、雷射音效、或是許多人講的「電音」,讓合成器成為別具一格的音樂工具。自從上個世紀合成器被發明出來之後,許多音樂家開始探索它的可能性,而且嘗試用新的方法做音樂以及音效。

超多旋鈕的合成器,簡直像太空船儀表板

從物理上來說,聲音是物理能量 (physical energy) 震動到空氣,空氣再透過一連串震動傳到人類耳膜,讓我們聽到聲音。聲音震動也可以透過其他介質傳播,例如牆壁或地板(就是那種惡鄰居放超大聲重低音,搞到我家都在震)。如果動以周期形式傳播,我們就說聲音具有波形 (waveform) 的特性。另外,只要物體震動的夠快能量夠大,例如蜜蜂的翅膀、電風扇轉動到汽車引擎的發動,我們就可以聽到它們發出聲音。


如果海浪和跳繩是看得見的波,聲音就是看不到的波

聲音合成 (sound synthesis)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製作電子聲音,把很多簡單的聲音波形合起來做出你要的聲音。在簡單的合成器中,用震蕩器 (oscillator) 來做出簡單的波形,例如正弦波 (sine)、方波 (square) 、三角波 (triangle) 和鋸齒波 (sawtooth)。

讀電子相關科系的應該看過這個圖

講到這大家應該發現了一件事,合成器似乎跟「音樂」沒有太大的關係,反而是要先複習一下物理,比較像在分析「聲音」對吧?所以合成器到底在幹嘛?我們先從它的歷史慢慢介紹,讓大家更了解。

以前的合成器到底拿來幹嘛?

自從1920年代電力開始普及後,西方許多發明家開始研究怎麼只用純粹的電子線路、真空管這些東西做出「電音樂器」,這些發明需要應用物理學、電學以及樂理知識,所以通常都是電子工程師與音樂家們共同合作,一起發明出這些樂器。第一批可以彈奏的「電音樂器」在當時都還不叫「合成器」,所以樂器的名稱當然也就五花八門。

從左到右和發明年份:Teleharmonium (1897年), Ondes Martenot (1928年), Volkstrautonium (1933年)

這些當時最先進的電子樂器中,這種看起來還是很神奇的樂器叫做特雷門琴(Theremin) ,也可說是早期的一種合成器,1920年就發明出來了(今年剛好100週年),現在仍有許多人在使用它。除了在古典音樂中經常當做獨奏樂器外,獨特的演奏方式讓它的學習難度不低於其他高難度樂器。

不仔細看以為他是用念力在操作樂器

這些就是就是現代電音樂器的前身,很多合成器概念便是這時流傳下來的。雖然現在聽起來,聲音好像沒有非常特別,不過別忘了這可是70多年前最高科技的音樂結晶,當時最創新的電子音色。

博物館等級文物:Hammond 電風琴 (1935), Electronic Sackbut (1945)

1935年的 Hammond 電風琴,音色…好像就只是風琴?

樂器本來就是設計給音樂家使用的,但是知識無遠弗屆,科學/物理學家們也沒有極限,究竟「音樂」以及「聲音」到底還可以怎麼製作出來呢?一開始說的波形、能量之類的物理觀念如何幫助我們製造聲音呢?

1957年,哥倫比亞大學的計算機音樂中心 (Computer Music Center) 在多年的研究下,誕生了這台連名字都超長的怪物: RCA 2型聲音合成器 (RCA Mark II Sound Synthesizer)。這是歷史上第一台可以自己彈奏,而且擁有那麼多旋鈕的合成器始祖之一(罪魁禍首)。把所有聲音的物理性質都給一個旋鈕控制的話,大概就是這麼一台機器了。

只看圖片還以為是冷戰時期的神秘科技儀器

往後的十幾年間,研究製作合成器的電子工程師越來越多,大家思考的方向也差不多:除了有很多旋鈕外,再用個別的機械模組與電線的串接,設計出不同的聲音合成器。隨著半導體的發達,大約1960~70年代這個時期的合成器體積沒有那麼大,並且使用密密麻麻的線路,連接不同的電子模組來創造聲音,也是模組合成器 (modular synthesizer) 的全盛時期。

管你是搖滾巨星 Keith Emerson (左) 或是配樂大師 Wendy Carlos (右),學好理科才能玩模組合成器

Harald Bode 做出史上第一台模組合成器  (左)、模組兩巨頭 Don Buchla (中) 與 Robert Moog (右)

不過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,這種超貴的「聲音儀器」根本稱不上是一般音樂家使用的「樂器」,使用上超複雜而且體積山大,就算是有錢人也很難在巡演時帶著走。於是 Robert Moog(上圖那位)繼續努力研究,致力於把合成器縮小、簡化、同時還降低成本,過了好幾年的努力下終於在1970年發表了 Minimoog。從此,合成器便開始慢慢出現在流行音樂當中。

 

 

穆格 (Moog) 本人示範如何使用迷你穆格 (Minimoog),有點萌

Minimoog 太方便,Pink Floyd (左) 跟 Kraftwerk (右) 當然都要收一台

70年代來臨,小型化的合成器開始進入音樂市場,某些音樂品牌也開始推出自己的小型合成器。比早期合成器只出現於實驗/古典音樂當中,流行音樂、電影配樂家漸漸開始使用合成器來進行作曲。但這時的合成器品牌很少,會使用的人多半是職業音樂家與聲音設計師 (Sound Designer) ,相對之下專業度還是比較高。

(左)ARP Odyssey(右) EMS VCS 3。

70年代的低成本電影開始用合成器配樂,因為合成器做弦樂比真人管弦樂隊便宜

YMO的1979年希臘LIVE,坂本龍一的超華麗合成器組合

隨著科技愈來愈發達,合成器變得更便宜、介面更平易近人,到了80年代合成器使用人數開始爆炸成長,並且不斷出現於電玩文化、賽博龐克、新浪潮音樂、鐵克諾、B級片、MIDI、電視廣告、聲音特效等等,全面入侵整個流行文化。

80年代與其紙醉金迷的流行文化

撰文者:洪御

想更了解關於合成器的相關課程,請進:https://lihi1.cc/l6TYe  👈

{"cart_token":"","hash":"","cart_data":""}